店埠镇简介 1.乡镇背景 店埠镇镇域幅员面积102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144个村民组,5个居民段。全镇现有人口32806人,其中农业人口28507人,全镇劳动力有17440人,平均流动人口12650人。全镇GDP超亿元,财政收入雄厚,粮食总产量达15000吨,人均纯收入 达到2950元。 改革开放以来,红旗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利用自然区域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突飞猛进,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商品市场琳琅满目,幢幢新楼鳞次栉比。省道302线、县道剑盐路穿境而过,且先后启动通村油路建设工程。程控电话、手机基站开通全面普及,光纤电视网络已深入农村,宽带网络遍及城区,电力资源富足——35KV变电站建成投入使用。天然气工程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向周边乡镇拓展。全省第一家中西医结合医院建成,并于年内引进黑龙江对口援建资金近千万元,启动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工程建设。中小学教育及民办教育事业名列全县前茅,相继纳入全县灾后重建首批重点援建单位。川剧表演艺术和体育健身文化活动方兴未艾。近年来,红旗镇已被省、市列为“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广元市市级小城镇试点镇”,获得《四川省文化先进镇》、《广元市财政收入百强镇》、《四川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元山中、小学、卫生院引进黑龙江对口援建资金2400万元,与1577户受灾户一道启动灾后重建,奏响了红旗镇新一轮集镇项目开发的序曲,同时也给元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红旗镇党委、政府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以崭新的姿态诚邀八方志士来元山投资、发展,将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优惠的政策、优越的环境、优新的服务,将以团结拼搏、务实求新的精神把红旗镇建设得更加美好富强。 2、区位优势 红旗镇地处剑阁县与南部、盐亭、梓潼四县交界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红旗镇同时又是原元山片区区所在地中心镇,政治、经济、文化、商贸、物流等自然延伸幅射城周大兴、店垭、王河、演圣等22个乡镇,90年代初的元山螺马大会曾载誉全省各地,成为拓展元山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平台。 3、人口资源 到2010年,红旗镇人口总量抵达4万人,城镇人口为2万人,占总人口的50%,仅蔬菜、水果、禽、蛋及肉食品销费,将突破1500吨/年,城市综合消费总额将达到2亿元,工农业生产与城市消费将随着人口增长而同步增长,红旗镇将成为全县最大的山区边贸消费城镇。 4、旅游文化资源 循序渐进、合理开发利用历史悠久的元山五大商会会馆,着力打造洞天旅游文化风景线,以招商引资改造油房河下游,开发千米大街和粮站创业园区为锲机,建成城区绿色通道、休闲健身广场和文化资源共享工程,让元山市民畅享旅游文化天伦之乐。 5、特色产业 辽阔的土地资源,宽松的农村经济发展环境,良好的种养殖业技术基础和条件,成就了上百万只土鸡、土鸭、生猪、牛羊,顺利通过国家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证,使之源源不断地走出四川遍及全国。随着免费科技培训、新村建设、惠民“阳光工程”的快速推进,林产品、海椒、蚕茧、蔬菜、水果、商品花生等极具生命力的特色农产品将植根沃土,再创新高。 6、工业经济 红旗镇工业经济发展,依赖于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市场基础,得力于历届党委政府“广招贤才,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着眼于“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无才不兴”的发展理念。在现有基础上,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加工和地方建材,农业机械化的优势;同时健全工业发展体系,加快“龙头企业”技改,形成工业企业产业链,以工业促农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已有工业企业20余家创工业产值3900万元。 7、第三产业 充分发挥商贸古镇和片区中心自然优势,积极发挥物资集散和集市贸易中心的作用,大力发展餐饮服务、商贸物流等产业,吸引外来人员到元山来吃、住、购物、休闲、娱乐消费,努力发展科技兴镇的战略布局,形成多格局的第三产业体系。已有个私经济617户,每年递增60户以上。近年来各类超市发展迅猛,不断崛起。 8、交通网络 省道302线竣工通车后,与穿城而过的剑盐线形成纵横式大动脉,流动人口北上南下、东西出行十分便捷。随着国家“金土地”复垦项目和通村油路建设工程的大力实施,三五年后,城乡道路将全部实现黑色化。 9、教育资源 育人基础良好。到2010年,集镇教育机构用地为4.03公顷,占4.84%,人均4.03m2,村小生源已全部向集镇归并,中小学生源逾5000人,教育教学基地得到有效拓展,多媒体教学设备不断上档升级,现代化远程电教格局形式,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未来一代人将被培养成跨时代的健康型、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未来元山提供可靠的人才资源。 10.现代远程教育 红旗镇已率先建成9个农村现代化远程教育基地。基础网络建成,科学技术培训到村。政府和场镇所有单位和部门,全部安装了全自动网络办公系统,互联网向更加广阔的领域延伸。政府安装了可视电视电话多媒体装置,极大地方便了城乡之间联系。从此,社会各个领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信息传输更加便捷。 本地特色 区位优势 红旗镇地处剑阁县南部边缘,东邻演圣镇,西与梓潼县接壤,南靠南部县界,北与我县王河镇为邻,是广元市剑阁县、绵阳市、梓潼县、南充市盐亭县、南部县“三市四县”交界的结合部,距县城135公里,区位优势十分明显。自古商贾云集,市场繁荣。相传清雍正八年(1730年)陕西、福建、广东、江西、湖南五省移民合力在元山场修建了武胜宫、南华宫、万寿宫、禹王宫、文昌宫等五大商会会馆,从此传承了红旗镇历史悠久的民间民俗文化。 红旗镇属剑阁县南部低山槽坝深丘区,全镇以低山地貌为主,群山环绕,山清水秀,山岭密布,沟壑纵横,植被良好,有“十里源河水倒流,五马奔槽带缠腰”之美誉。其气候属亚热带温润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全年无霜期285天,平均年降雨量828mm,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农业资源丰富,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非常发达,盛产水稻、小麦、玉米、花生、油菜、蔬菜及蚕桑等,农牧业主要以家禽、家畜如猪、鸡、鸭、鹅、肉牛、山羊等及部分水产养殖为主。另外水果、药材等庭院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民营企业异军突起,方兴未艾。境内还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水利资源,沟壑纵横,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达36%。河流、溪沟纵横,山坪塘、水库渠系配套,国家武都引水工程实施在即。 五大会馆 相传清雍正初年(公元1723年)在现在的元山白坝村七组建 有一座元山庙,因兴场而命名。后经江西、陕西、福建、广西等省客商选中此处“十里沿河水倒流,五马奔槽带缠腰”这块风水宝地,投资兴建会馆,开场立市,并将元山场迁址现地,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随后,民间流传元山场“四山不到头,水往倒处流,人无三辈富,清官不长久”的传说,为点其风水、补就风脉、营造市场繁荣、人杰地灵的环境,便有一批来自江西、陕西、福建、广西等地的客商和移民及四川本地人民,荟萃民间人财资源和能工巧匠,巨额投资兴建了别具特色的元山五大会馆(宫、祠)。元山五大会馆的兴建成为当时对内对外通商贸易,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惩治贼盗匪霸,帮教后代子孙的公众议事场所。 文昌宫: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 )四合院布局,占地1200㎡,座西向东,位于原元山乡公所旧址,由赵姓筹建。建筑物背靠文庙嘴上梁,前低后高,高大雄伟,山门前四根大柱上滚龙抱柱,目光炯炯,金光灿灿,栩栩如生。整座建筑高耸入云,重檐垂幔,翘角飞天,气宇轩昂。堂内塑有文昌帝君及大小佛像200余尊,形态各异,神情万状。其色彩及雕塑工艺均为上乘珍品。寺内四周墙上绘有人物、山水及田园风景,画面立意新颖,描绘生动鲜活,让人叹为观止。文昌宫山门居高临下铺有青石石梯24级。正门外隔街遥相呼应建有庙宇式古戏楼一座,房盖用青筒瓦覆盖,屋脊顶端飞禽走兽中,竖有一篆书“寿”字巨型铁塔,四根钢绳从铁塔与房盖四角居高临下紧紧相连,形成飞天翘角之势。四个翘角上各吊一只铜制风铃,太平盛世,晨钟暮鼓,风铃依稀,共铸祥和与安宁。 武圣宫:又名陕西会馆,位于元山区公所旧址。建于清光绪1875年,座北向南,四合院布局。占地约千平方米。正殿为单檐歇山式屋顶,台梁式梁架,正殿长5间,203平方米,进深15.2米,通高7米。素面台基高2.7米,阶梯式踏道14级。左右厢房各4间,每间开间12.8米,入深7.2米。此殿由陕西省崔、黄、沈等人所建。殿中供奉有蜀中大将关羽神像。建筑物紧靠元山场镇仅有的一处约500㎡的天然林林地,林地北面与元山文化馆相连。1990年剑阁县人民政府将陕西会馆列入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位二级。于1991年刻制竖立了60-C35号文物保护碑及四至界限。 南华宫:建于清雍正6年,位于元山中学现址。四合院布局,座西向东,由湖南人所建。占地1300多㎡。正殿塑有庄子神像及数十尊佛像,与对面一古戏楼相对应,大院内部雕梁画栋,白灰抹墙,还在每根柱子上刻有浮雕戏剧主要人物彩像。大院内有两株四人合抱参天古柏,雄伟高大的古柏与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幽雅宜人的优美环境融为一体。1991年4月,被县人政府命名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立碑划界予以保护。 |
Copyright © 2009 xincun5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店埠镇网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2018920号-4
24小时服务热线:18645195851 QQ:2317555157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化工路八号 电话010-83885123 Email:yufa5188@163.com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专栏资料, 均为“店埠镇网”(www.xincun58.com)版权所有。本网站尊重
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您认为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