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新型农村社区加速升级突出姜山新城
今年以来,莱西市紧紧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把握科学布局、高点规划、多元融资、统筹兼顾四个关键,狠抓工作落实,全市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演绎“加速度”。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工集聚类社区13个,开工率108.3%。新开工社区服务中心79个,开工率86.8%,其中44个已完成主体工程。
加快推进社区建设速度
一是“一把手”工程抓落实。将社区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列为全年重点工作,市镇两级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市级主要领导深入一线调研、解决问题,参与规划制定和政策研究,定期调度抓推进、促落实;镇级建立了定期调度、倒排工期推进机制,形成了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抓推进、工作队伍抓落实的工作运行格局。
二是“两种方式”提速度。建立周调度、旬通报、半月考评机制。按照建设计划和进度表,坚持实地督查、动态督查,对社区建设情况拍照留存,建立电子档案,每10天通报一次建设进度,每半月进行一次排名,督查情况在《莱西市情》、莱西市电视台进行通报。健全考核体系。将社区建设列入对镇街、市直单位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加大考核权重,奖惩兑现。
三是“三条线”促推进。成立“包联线、调度线、建设线”三条工作线,确保社区建设顺利推进。包联线是采取市级领导、市直部门、社区“第一书记”包联社区责任制,组织机关干部入户调查摸底、征求意见、宣传发动,集聚合力、广征民智。调度线是市领导定期现场观摩、调研、调度社区建设情况,问诊社区、督促推进。建设线是相关职能部门牵头抓总,各负其责抓好社区规划、标准制定、质量监管、用地指标等工作落实,集聚合力确保建设进度。
保障社区建设顺利推进
一是保障运转经费。制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起社区补助经费自然增长机制。自今年开始,由市镇两级财政给予重点社区服务中心每年30万元、一般社区服务中心20万元运转经费补助。凡年集体经济收入低于5万元的行政村,市财政每年给予缺额部分补贴。
二是集约节约用地。针对2013年社区建设用地需求,从2月初开始对全市社区用地出具建设项目预审意见,并上报土地审批相关资料,安排专人跟踪报批。我市第二批增减挂钩项目已通过省国土厅初审,涉及7处镇街的12个村庄,可节余指标250亩。2013年立项的6处镇街、32个村庄增减挂钩项目,也已基本办理结束,可节余指标1000亩以上,为社区建设按期开工、顺利推进打下了基础。
三是优化审批流程。编制了社区建设审批流程图,设置了农村社区审批联办窗口,将农村社区建设政府部门审批总时限由法定的150个工作日压缩到20个工作日,中介机构为16个工作日。通过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限,切实做到特事特办、特事快办,确保社区建设按期开工。
坚持“两区共建”
一是突出规划特色。按照“社区特色化,特色产业化”的思路,将新型农村社区与社区特色产业园区同步规划、配套建设,积极推进社区经济集聚融合。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突出中心城区功能板块、姜山新城功能板块、大沽河城区功能板块、青山旅游功能板块、田园生态功能板块等5个功能板块,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园区,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就地就近转移。目前,新型农村社区工业、服务业、农业三个特色产业园区专项规划编制基本完成。共规划特色农业产业园区105个,特色服务业产业园区11个,特色工业产业园区17个。
二是创新建设模式。积极探索创新建设模式,采取直接投资和土地入股等市场化运作手段,规划建设了颐泰源生态农业观光园、杰丰有机韭菜示范园、莱西湖农业文化生态园8处社区特色产业园区,联合香港万福集团、元泰公司,在大沽河流域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聚集带。其中,店埠镇依托东庄头批发市场培育建设的青岛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总投资33亿元,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年交易量达13.6亿公斤、交易额达14.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