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报日前开展的“晚报记者走进百姓家”活动中,肯接受记者前往家中进行交谈的读者不足;
在本次邻里关系现状调查中, 名记者前后走访了个不同类型的新旧小区,说不出自己邻居姓氏和工作单位的居民竟然近成;
在统计部门组织的居民收支状况调查中,一般要请社区工作人员或居民楼楼长带队入户,否则,不要说完成入户调查任务,恐怕连居民家的门都进不去。
何以会形成人与人之间“门难进、人难见”的局面,本应唇齿相依的邻里之间又为何形同陌路?
邻里之间怎么了
小白,40岁,家住双桥区火神庙小区。自从2004年在此落户,白天忙着上班,晚上下班就宅在家里,很少与邻居交流。对邻居的情况也毫不关心,生活10年了,竟然连同住一个单元的邻居都认不全,更不用说其他单元的住户了。
几天前,当小白遇到一个见面打招呼、却不知道对方姓名的邻居,两人闲聊时,小白提起“住在楼上的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好久不见了”,对方善意地告诉他,那位老太太早在几个月之前就去世了。这对于住在楼上楼下的邻居来说,不啻一个莫大的讽刺。然而,这就是事实。
现如今,像小白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早晨忙着去上班,下班后两耳不闻窗外事,与周围邻居甚至到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
田杏灿,双桥区中华路办事处竹林寺社区居委会主任,在社区工作多年。她觉得:“像小白这样的居民大有人在,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根据她的经验,从住地来看,居住在老旧小区或是单位家属楼的人,由于大家生活在一起的时间长,了解深入,来往也多;而在一些新建小区里,大家接触时间短,相互来往少或者几乎没有。
从居民年龄段来看,年轻人不太注重和邻居交流,更多人喜欢待在家里看电视、上网、玩手机等;而上了年纪的人,喜欢与邻居拉个家常什么的。
在48岁的田杏灿看来,和邻居处好了就是一笔财富,不但自己的生活环境改善了,而且,一旦有个大事小情,也会有人搭把手。她说:“我有一个邻居是做 买卖的,每次去外地进货时,她都把孩子托我照看;我们两家,谁做点好吃儿的,都想着给对方送点,虽然东西不多,但是,邻居在一起处着,感觉挺好的!”
和邻居相处得融洽是这样。如果邻里间不能和睦相处,缺乏沟通和交流,甚至会因一点小事反目成仇,最终引发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曾经发生在双桥区陕西营的一起命案,就是一个反面教材,楼上楼下居住的两户居民因为漏水产生矛盾,最终引发命案,至今想起来仍让人扼腕。
是“谁”惹的祸
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变革等一些主客观原因,是造成邻里之间交往越来越少的重要因素。
以前,住在一个胡同里或一个大院里的人们,因为共同的生存环境、太多的生活交集和物质的相对困乏,低头不见抬头见,邻里之间交流和沟通的机会多。现 在,随着电视、网络等快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发生了重大转变。只要你愿意,人们宅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网络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们进行沟通和交流,这 就造成了邻里之间生活的交集越来越少。邻居,这个以住宅地理位置来界定的人群,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缺乏安全感也是邻里之间不相往来的一个重要原因。十几年前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热播,至今剧情或已被人遗忘,但是,电视剧的名字却让人印象深 刻。再看看今天的小区安保、摄像头,单元入口的楼宇门、家里的防盗门以及防盗窗等等;有陌生人来敲门时,很多人往往只是隔着紧闭的防盗门答上几句了事,这 些让人深深地感到现代人的“不安”。因为不安,人们不与陌生人说话,不与他人来往,可是,由此带来的孤独和寂寞,又会加重这种不安,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 环,让人们愈加受困在钢筋水泥铸成的房屋之中不能自拔。
有专家认为,处于社会变革中的人们的心态也是很多人选择故步自封、不愿与别人交流的一个原因。当今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段,经济结构调整,生产 生活方式转变,社会行为准则不断调试,社会竞争加剧。人们在不断改变中适应社会,改变意味着对过去和习惯的否定,这对于人们的心理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哪还 有心情去和别人心平气和地交流。
另外,随着人与人之间财富差距的拉大、社会分工细化造成工作环境的差异等等,都会引发人们对于自己隐私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同时,漠视周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也成为邻里缺乏沟通和交流的障碍。
医治邻里“冷漠症”有良方
双桥区新华路街道办事处银领社区党委书记牛雪峰,为了增进邻里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曾做过大量工作,也曾进行过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她特别提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邻里之间和睦、和谐了,我们这个社会才能和谐起来,我们的幸福感才会增加!”
牛雪峰认为:“无论从文化建设、安防建设、社会进步等各个层面考量,未来,加强社区建设,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都是必须要做的事。”
为了让社区里的居民有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牛雪峰曾专门在社区居民中间组织开展“吃百家宴”、“做连心卡”等活动。“吃百家宴,即每户居民做一道拿 手的菜出来,大家在社区空地里摆上桌子,共同进餐,共尝百家宴,这样既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又增进了相互了解。制作连心卡,是以居民楼的一个单元为单 位,把每户家庭成员的工作单位和联系电话等信息制成卡片,遇上谁家自来水管跑水之类的事情,邻居可以在第一时间与其取得联系。
不过,牛雪峰也深深地感到:“要做好这些细小的工作,得有更多的热心人士参与进来,通过各种活动,带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关注邻里关系改善。”
另外,要改善邻里关系,还要更好地处理好邻里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尤其是在遇到自来水管跑冒滴漏,装修、小孩淘气影响其他居民休息,家里来朋友喝酒、 唱歌、打麻将等等一系列生活细节和习惯上,大家应该多一点包容和理解,多替别人着想。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可以通过沟通解决;实在解决不了,还可以通过社 区、业主委员会等组织解决,而不至于落得个“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结果。
与此同时,为了加强社区建设,增进居民之间的联系,我市正在谋划建立居民自治体系建设,通过建立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各类文化艺术社团等自治组 织,“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做主、让群众受益、让群众满意”,从而达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目的。
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在居民社区意识不断提高中,比远亲更好的近邻又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那时,社会将会更加和谐,人们更加和睦。